<草莓大福> 一生都有福氣

草莓大福光看就美味


第一次在淺草買顆草莓大福,草莓又大又多汁,紅豆餡綿密而甘美,真的是人間美味

回台灣之後買的草莓大福都沒有這種「俗又大碗」的幸福感,也不知道是否初次出國的興奮美化了記憶XD




大福是日本和菓子當中一種尺寸較大、包著紅豆餡的日本式麻糬(Mochi),屬於「半生糕點」。 

大福有很多種,其中紅豆餡放入草莓的草莓大福是最受歡迎的。

 


和菓子是按照所含水分不同來分類的。含水量在30%以上的叫做「生菓子」,比如大家比較熟知的鯛魚焼、銅鑼燒、還有用麻薯做的大福、糰子等等。  

水分在10%以下的叫做「乾菓子」,比如仙貝煎餅、金平糖等等。  

水分介於30%~10%的就是「半生菓子」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最中就是其中一種。
水份越多,口感越柔軟,保質期也越短;相反,水份越少口感越硬保質期也越長。

(來自和菓子中的「生菓子」「半生菓子」「乾菓子」,你分得清嗎?




大福的由來,網路上至少查到有二種:


日本江戶時代,東京小石川町附近,有位名叫「御玉」的糕餅師傅販賣的火爐炙烤紅豆麻糬餅。

這個麻糬餅的餅皮薄、餡料多,又圓潤如同鶉的肚子,故被稱作「大腹餅」。

後來人們取其吉祥的諧音,改「腹」為「福」,便演變成為後來的「大福餅」。

 

 

室町時代後期,當時有人販賣大福的前身「鶉餅(うずらもち)」。

鶉餅是用一層麻糬外皮包入鹽味紅豆餡後揉成像是鵪鶉肚子的形狀的食物,因其外型圓滾滾的,同時讓人具有飽足感,因此也被稱為「大腹持」或「腹太餅」。

隨著時代變遷名稱逐漸演變,最終採用了更吉祥的「大福」這個名字,包含了「大幸福」的意思。





無論由來為何,可確定的是大福誕生的時間很早,至於「草莓大福(いちごだいふく)」的歷史則是非常年輕:


草莓大福約莫誕生於 1985 年昭和後期,一般相信是東京和菓子老舖--大角玉屋,所發明。而老舖的靈感來源,則是當時很流行的草莓蛋糕。

當時,和菓子幾乎沒有用新鮮水果入料的做法,老舖選用選用酸度高的草莓,搭配傳統日式豆沙餡與日式麻糬皮,大膽創新的推出「草莓大福」,沒想到大受歡迎,各地和菓子店鋪紛紛學習,也讓「草莓大福」魅力席捲全日本,奠定草莓大福的地位。




總之,傳統的大福口味是紅豆餡,因為一位日式點心師傅從草莓蛋糕獲得靈感,創作出草莓大福的做法,從此奠定經典美味的地位XD


題外話,每年 1 月 15 日是日本的「草莓日」。
因為日語的一(いち)和五(ご)合起來就是「草莓(いちご)」的發音。

大家都說台灣人體內流著諧音哏的基因,我覺得日本不惶多讓,好多日本節日也都是諧音而來XD

像是 2 月 22 日「猫の日」(ねこの日),因為「數字 2」的日語發音和貓叫聲「ニャン」接近。

又像 11 月 1 日「犬の日」(いぬのひ),因為「數字 1」的英文發音在日文裡就像狗狗的叫聲「ワン」。

還有其他例子但一時想不起來XDDD


然後諧音還沒完喔(驚)

由於草莓(いちご)的日文發音,跟日文「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的「一期(一生的意思)」很像,所以草莓大福有「一生都有福氣」的意思,很吉祥呢 ^_^

 

我第一次知道「一期一會」這個詞,是某年因緣際會接觸茶道的時候,當時搜尋的不僅日本茶道也包含台灣茶藝。

雖說「一期一會」源自於日本茶道,但後來其實很多地方都會採用這個精神,也就是珍惜當下,盡心盡力做好眼前的事情



 一期一會是一個源於日本茶道的成語,意思是在茶會時領悟到這次相會無法重來,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相會,故賓主須各盡其誠意。在茶道以外,這個意義可推而廣之,指一生一次的機會,當下的時光不會再來,須珍重之。

一期」為佛語,指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著僅有一次相會。

一期一會」勸勉人們應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一次的茶會。

 

 

 

無論是「一期一會」的禪意,還是草莓大福因此而衍生出的「一生都有福氣」意涵,都令人感受溫暖的力量呢。

 

 

我正在寫的《Pâtisserie. Dessert. Desire.》是一篇藉由甜品傳遞情意的故事,首先登場的就是草莓大福。

不過當初也是誤打誤撞發現草莓大福有「一生都有福氣」的含意,剛好可以採用 XD

藉由草莓大福傳遞兩人會帶給彼此幸福,一生一世相伴相隨、甜蜜而有福氣地攜手到老 (´▽`ʃ♡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一次使用 Blogger

【創作挑戰】國際三大賽

【創作挑戰】回顧動漫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