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挑戰】與棒球相遇

 之前提過,我是 2001 年世界盃跟著潮流看比賽。(所謂的一日球迷w)

那次比賽之後陳金鋒和張99成為全國知名的球星,擁有許多關注與球迷,但我因為對荷蘭一戰時由於張泰山的陽春全壘打得分才能晉級,就此成為泰山迷(笑)

原本對棒球完全興趣的我,跟著泰山進入中職世界,並順理成章成為興農牛迷。

現在想想,那時我的其實只是個「泰山迷」,所有跟興農球隊和職棒相關的消息,都是在追泰山時「順便」一起看。沒進場,對棒球規則也不是很熟,頂多算是追星迷XD

這也是為何當 2013 年回來中職時,會對不知道要支持哪一隊感到焦躁。

2003 年,原本拆分成兩邊的中華職棒聯盟和台灣大聯盟決議合併,台灣大聯盟原有的四支球隊併成兩隊後併入中華職棒,更名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從此開始六隊比拚的熱鬧日子,那時真的很精采很歡樂啊 XD

 

 

 

 

 

2005 年後因為一些個人因素比較沒那麼關注職棒,但還是會注意泰山的消息。

而這年也是後續連串假球事件爆發的起始。

1997 年黑鷹事件發生,許多球迷失望離開造成觀賽人數急速減少,也導致時報鷹、三商虎、味全龍先後解散,為台灣職棒最低迷的時期。

好不容易 2001 年世界盃讓球迷回流,重返榮景,然而 2005 年起陸續爆開的黑熊事件、黑鯨事件、黑米事件、黑象事件、......嚴重傷害並打擊球迷的心。

 

我那麼認真為球員鼓勵加油,結果球員的努力奮鬥居然都是假的?!

 

被最信任、最喜愛的人事物重傷害,那種創傷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癒合。

尤其是年年爆出假球事件,球迷彷彿一刀一刀被凌遲,心驚膽戰擔憂自己喜歡的球員也打假球。

沒被抓會擔心,被抓會痛。球迷何辜?

職棒重創,球迷大量流失,當時每場比賽進場人數大概就是幾十,最多幾百,觀眾席空蕩蕩一片。

這次事件的負面影響層面更為久遠,即便後來 2013 年經典賽又帶起一波熱度、帶進許多球迷,但老球迷的創傷依舊,譏笑嘲諷成為他們的保護色。

我沒有因為假球案而離開,只因為泰山還在,但後來我也離開了。

不是因為假球,而是因為泰山被興農牛賤賣事件,那是我最難過的時候。

 

我討厭這個爛環境、討厭毫無作為的職棒聯盟、討厭這個資方恣意妄為的地方。

 

所以之後跟著泰山去獅隊,為他加油,看他拿到總冠軍時開心又感動的致詞,然後便離開職棒。

直到 2012 年底聽聞興農牛要被轉賣的新聞,驚愕之餘再度跟職棒牽上線。

當時正是我最低潮的時期,因為興農牛被轉賣新聞而得知 2013 年有經典賽,關注賽況後被球員拚戰精神振奮,再度燃起棒球魂XD 重回職棒的世界。

掙扎一番後成為義大犀牛迷,瘋狂地跑球場也認識許多球迷 XD

棒球之於當時的我相當於浮板,免於繼續沉陷的可能。
好像跟著球員一起奮戰的那種感覺激勵自己,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難。
也是這時才發現,自己還真的是很喜歡棒球 ^_^ 不純粹是追星而已。

即便義大犀牛撐了四年就轉賣,依然沒有撼動我關注職棒的心,唯有進場次數逐漸縮減(體力也是因素(。)

 

會一直愛棒球!為球員們加油! (๑•̀ㅂ•́)و✧

 

 

 

◈ ━━━━━━━━━━━━━━ ◈ ━━━━━━━━━━━━━━ ◈

 

 

 

昨晚的比賽中華隊被血洗。

心情很鬱悶難過。

難過的原因不是因為慘輸,而是球員們又要被人劈頭謾罵、冷嘲熱諷。

經典賽跟其餘國際賽事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是 MLB 所舉辦,大聯盟球星可以參與。更特別的是它對於球員資格的認定是採取國籍法。

 

經典賽在大聯盟(MLB)主導下,血緣及身分的認定較其他國際賽事更加寬鬆,此舉有助更多大聯盟球星亮相、增添比賽話題性。


所以昨日西班牙先發投手雷法,上屆經典賽代表古巴出賽,這次則代表西班牙,原因即是中南美球員很容易取得西班牙國籍。懂的人都知道,儘管西班牙平日國際賽沒有太亮眼的表現,但在 WBC 特殊規則下還是可以組出強而有力的傭兵團。

有些人罵為什麼中華隊要選這批球員進隊伍,說他們菜、罵他們沒用。
可是誰不是從菜起步?有誰是可以一出生就登頂的?
就是要一步一步磨練、一步一步往上爬。
不給年輕人機會,難道要一直仰賴資深球員到什麼時候?

他們也不是雜牌軍。

他們已經是國內職棒頂級的人才,可以說我們技不如人,但請不要輕視他們努力的毅力與決心。

假球案讓職棒重創,不只球迷傷心離去,也帶走許多原本備受期待的涉案球員,就像土石流般掏空大半,沒了穩固地基。

那段時間每逢國際賽,找不到可以出賽的球員,不是被抓走就是年紀大,每次國際賽只能那幾位知名球員上場。

但人不是機器,例行賽大半年後還要馬不停蹄參加國際賽,國際賽比完繼續春訓準備隔年例行賽,一年到頭沒有休息,耗損精力傷元氣。

投手陽建福就是最好例子。

每次國際賽必徵召,無役不與,得到了球迷的掌聲卻傷了自己的手臂,賠掉了職涯,又有誰會為他負責?

這也是為什麼球團決議上次 12 強參與的選手這次不選,就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生涯。

而新的這批年輕球員從開始便背負著與他們無關的「打假球質疑」原罪,就像我們這群不離不棄的球迷一樣時常耳聞外人譏嘲:「都是打假的有什麼好看。

 

那種痛與不甘,外人難以理解。

 

他們想要證明自己,但他們也很年輕,沒有什麼國際賽經驗,緊張難免,施展不開能夠理解。所以我不會怪他們,只希望他們能夠汲取這次痛苦的經驗化為養分,成為茁壯的動力。



繼續加油!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會為你們持續加油!G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一次使用 Blogger

【創作挑戰】國際三大賽

【創作挑戰】回顧動漫接觸史